紡織抗菌劑的抗菌機制是什么?
?????來源:天詩藍盾殺菌劑?????發布時間:2020-10-27?????電話:025-58393758
目前的抗菌機制主要有三種:有控釋放機制、再生機制和抑制機制。
首先,控制釋放。
織物的抗菌性、抗菌性、抗蝕性等整理機理屬于控釋機理。對于致病菌和真菌,經整理過的織物,抗菌劑在一定濕度下會緩慢釋放,而釋放量足夠大,可以殺死(或抑制)抗微生物的聚乙烯醇纖維等細菌和真菌的繁殖,這屬于可控制的釋放機制。在酸催化劑上,PVA纖維與5-硝基呋喃丙烯醛反應生成一層縮醛基,在一定的溫度下,縮醛基的硝基化合物被緩慢釋放,從而起到殺菌作用。
除了化學方法外,微囊技術還可用于制造可控制釋放的殺菌劑。在樹脂保護層的中間包上有效的化學藥品,當被水淋或紫外線照射時,樹脂層被降解,這種化學藥品便滲入外層。
第二再生原理。
抗菌整理機理的再生原理是將化學整理劑加入織物表面,使殺菌劑在一定條件下不斷再生。重生作用是在洗滌條件下或射線照射下,使共價鍵斷裂,從而使模式具有無限殺菌貯存能力。這一無限制當然也是相對的。微囊化法已接近這種模式,盡管微囊化抗菌物質的貯存并非無限制,但其表面活性可以長期存在。
第三,阻礙或阻攔。
用隔膜或阻斷機制使織物免受微生物侵害的薄膜可分為兩類:阻隔物膜,阻隔物膜或阻隔物膜,防止微生物通過織物。表面接觸活性強,對細菌生長有抑制作用。使用不穩定的物理障礙層或涂層進行保護,通常比直接接觸活性物質的涂層添加更多的涂層。
|
上一篇:涂料殺菌防腐劑的使用介紹